
27
2025
-
04
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病區:微波消融“燒”掉肺結節
來源:
80多歲的鄭先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,來沂南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病區診療,行胸部CT發現肺結節,大小約36mm×21mm,可見毛刺、血管集束征象,考慮高危結節。
2個月后鄭先生來院復查,發現結節增大,腫瘤指標有變化?;颊哂新宰枞苑尾?,呼吸衰竭,肺功能差,無法耐受手術。經縣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評估,決定為其進行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術明確病理,并行CT引導下局部微波消融術。病理結果示:(肺腫物穿刺活檢)肺腺癌。治療過程順利,術后鄭先生恢復良好,目前已回歸正常生活。
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,肺結節的診斷和治療有了更多選擇。對于無法手術或不愿手術的患者,肺結節消融作為一種安全、有效的微創治療技術,正逐漸成為重要的治療手段。
一、什么是肺結節微波消融
肺結節微波消融是一種通過高頻電流產生熱量,精準破壞肺結節組織的微創治療方法。該技術利用影像引導(如CT),將電極插入肺結節內部,通過高溫使腫瘤細胞凝固性壞死,從而達到治療目的。
二、肺結節微波消融的優勢
1.微創治療:創傷小,無需開胸手術,僅通過皮膚穿刺即可完成治療,術后恢復快,住院時間短。
2.精準高效:在影像引導下,可精準定位肺結節,確保治療范圍準確,最大限度保護正常肺組織。
3.適應癥廣泛:適用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、肺轉移瘤以及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。
4.并發癥少:相較于傳統手術,微波消融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,常見并發癥如氣胸、出血等,多數可自行恢復。
5.可重復治療:對于多發肺結節或復發病灶,可多次進行治療。
三、哪些患者適合微波消融
1.早期肺癌患者:因心肺功能差或年齡較大,無法耐受手術。
2.肺轉移瘤患者:原發腫瘤已控制,肺內轉移灶數量較少。
3.拒絕手術,希望選擇微創治療方式的患者。
4.術后復發患者:局部復發病灶,無法再次手術。
四、肺結節微波消融的治療流程
1.術前評估:通過影像學檢查(如CT)明確肺結節的位置、大小及性質,評估患者是否適合微波消融。
2.術中操作:在CT引導下,局部麻醉后,將電極插入肺結節,通電進行消融治療。
3.術后觀察:治療后密切觀察患者情況,通常1-2天即可出院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