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4
2025
-
03
家風陣陣吹 沁潤代代心
來源:
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。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,好的家風如同一條堅韌的紐帶,將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緊密相連,如絲纏綿,韌而不斷。生活在一個擁有優良家風的家庭里,如春風化雨,使得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員都在潛移默化中向善向好,也使得整個家庭其樂融融,萬事興盛。
孝老愛親
和諧家庭萬事興
“父愛則母敬,母敬則子安,子安則家和,家和萬事興”。我一直認為,處理好與家人的關系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方式,孝老愛親方能家和萬事興。
在與長輩相處中,讓無數人都頭疼的“婆媳關系”在我們家中未曾出現過,與婆婆相處十多年里,我們彼此尊重、相互體諒,從未發生過口角。我待公公婆婆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,陪著散步聊天、時刻關注著二老的身體狀況,我常常感慨自己何其有幸能夠遇見如此體貼入微的公公婆婆,而婆婆也常說:“不是找了個兒媳婦,而是找了個閨女。”
醫院的工作繁忙又瑣碎,因此很多時候我與丈夫都無法很好地照顧到孩子的生活,公公婆婆主動承擔起了這份工作。公公作為退休教師,始終將孩子的學習放在心上,婆婆則為我們準備美味又豐盛的三餐。還記得我懷孕的時候,婆婆每天早起為我送來熱乎乎的雞蛋湯,喝進胃里,暖在心里。婆婆說:“你們只管搞好工作,家里的事情不用太操心。”每次想起這些,我總是忍不住潸然淚下。
我們一家人經歷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,我們作為晚輩孝敬老人,公婆作為長輩關愛著我們,雖然從沒人說過所謂“孝”,也從沒人提過所謂“敬”,但“孝老敬親 ”四個字已深深地融進我們家中。
書香潤德
文明家庭致遠行
耕讀傳家久,詩書繼世長。對于一個家庭來說,最好的傳家寶不是留給孩子金錢,而是教會孩子讀書,教會孩子做人。
雖然工作繁忙,但我與丈夫常常陪著孩子們讀書,每天總會有一個小時的時間,我們會放下手機,陪著孩子學習。孩子們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漸漸養成了熱愛讀書的好習慣,大女兒也在讀書中不斷進步,還被評選為“沂南縣美德少年”。
讀書可以明智,在書籍的熏陶下我們全家都在積極地追求進步,每一個人都在自己負責的領域發光發熱。一個家庭里,往往是“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”,一個人的優秀無法證明家風,而一家人的優秀恰恰能夠表明優良家風的重要。
勤儉互助
愛心家庭傳善風
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。”這是公公常說的話。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便常常教育她們,要珍惜每一粒米,比起那些吃不上飯的人,我們沒資格去浪費。
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體會勤儉節約的含義,也為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,我與丈夫經常帶著孩子參加公益活動和各種捐助活動,曾捐助過臨沂孤殘院,也在蒲公英公益平臺沂南站為殘疾獨居孤老捐助物資,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,以愛心家庭的名義向社會傳遞善良的風氣。公公作為退休教師,也常常為鄰居家的孩子輔導作業,鄰里間互幫互助也從未出現任何矛盾,勤儉互助的家風讓家中每一個人都沁潤在愛心之中,也讓周圍的鄰里關系更加友善和諧。
家風恒久遠,道德千古傳。家風正,家庭才能萬事興,家庭和睦,社會才能更加和諧,國家才能繁榮昌盛。盡管我們的家庭是中國千千萬萬家庭中渺小的一個,但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具體的行為,把抽象的家風顯現出來,將無法言明但卻無時不在的家風傳承下去。
關鍵詞: